超分子配位化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Supramolecular Coordination Chemistry
TOP
研究进展
2021-03-30
化学与材料学院陆伟刚教授和李丹教授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综述论文:金属-有机光框架作为光致发光生物 传感平台的机理与应用
近日,广东省功能配位超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陆伟刚教授和李丹教授团队以暨南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在化学综合类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响因子42.846)上发表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photoluminescent biosensing platforms: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论文。图1、论文首页截图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调控设计且种类丰富的结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作为一类高维多孔网络材料,在气体吸附与分离、催化、药物传输、检测等领域展现出了很大的潜力。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分子、生物标记物、毒素分子、药物分子等的异常含量,往往与生物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实时监控环境及生物体内相关分子的含量对于环境质量评估、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MOF在生物传感领域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系统地总结其研究进展及相关检测机理,对于设计合成高性能荧光传感材料具有指导意义。该论文从生物分子检测、生物标记物检测、药物分子检测及毒素分子检测四个方面,全面系
2021-06-08
暨南大学/吉林大学Chem. Sci.:压致磷光增强的环三核亚铜配合物
近年来,高压化学发展迅速,高压作为一种力化学手段被引入刺激响应材料的研究中,科研工作者们探索并发现了压致变色材料在压力传感、发光器件、信息存储及防伪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寻找快速精准的可逆压力了响应材料并深入研究其发光性质的精准调控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目标。目前已报道的压致变色材料多集中于固体有机、高分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等,它们具有非常好的压致稳定性,但发光性质单一,变色范围较小。而金属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磷光性质,发光性质调控灵活,易构筑双重或多重发射体系等特点,在压致变色材料中蕴含巨大潜力。近日,暨南大学宁国宏教授和李丹教授团队与吉林大学邹勃教授课题组合作设计并合成了一例具有双发射的吡唑环三核亚铜配合物,在不同的反应溶剂中,形成不同的分子堆积形式,并对压力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响应,并发现了较为罕见的压致磷光增强效应。这是首例金属环三核配合物作为压致变色材料的报道,为丰富压致变色材料的调控手段,深入研究压致变色材料的刺激响应机制带来新契机。相关成果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上。图1.咔唑基环三核亚铜配合物结构及压致变色响应示意图在此研究中,作者选择以柔性的丁基链,连接了两个经
2021-05-13
暨大−宁国宏&李丹团队︱Chem. Sci.封面文章:酸触发的二维环三核铜基共价有机框架的层间滑移
一、研究背景:二维(2D)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是一类新兴的层状晶体材料,其具有高结晶性、高比表面积和结构多样等优点,在化学传感、催化以及能量储存等领域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类框架材料,通过2D的单层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例如,π-π堆积和范德华相互作用等)形成垂直于单层方向的一维孔道。因此,层间相互作用和堆积的不同不仅会影响材料的结构特性(如:结晶性、多孔性等),而且还会极大地影响其化学性质。然而,通过外界刺激来精确调控二维MOF和COF材料的层间堆积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二、文章简介:近日,暨南大学宁国宏教授和李丹教授课题组通过将MOF和COF交叉融合,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由环三核单元(cyclictrinuclearunits, CTUs)通过动态共价键链接构筑的共价金属有机框架(covalent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MOFs)。该CMOF材料(JNM-3)既具有MOFs的良好结晶性又具备COFs高稳定
2019-09-16
《Inorganic Chemistry》 封面论文:制备含SiF62-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新方法-转自科学进展
1研究背景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周小平和李丹课题组,近日发表在《Inorganic Chemistry》上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在吸附、分离、催化、药物负载等领域展现出优异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化学家的关注。其中,有一类通过SiF62-连接形成的金属有机框架(“SIFSIX” MOF),在二氧化碳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的分离上有显著的效果。然而在以往的合成中,溶解热、缓慢扩散、无溶剂法等方法都难以避免氟硅酸盐的合成成本高,没有市售产品的问题,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研究工作简介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周小平和李丹课题组,近日发表在Inorganic Chemistry上的研究论文阐述了一种经济又便捷的含SiF62-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合成策略。利用氟化盐与含氮配体在硼硅酸盐玻璃管中(含SiO2)原位溶剂热反应生成SiF62-,合成了一系列的“SIFSIX” MOF。如图1所示,作者选用四种金属氟化物(Co2+, Ni2+, Zn2+和Cu2+)和四种含氮配体(L1 = pyrazine, L2 = 4,4′-bipyridine, L3 = (E
2019-12-30
【材料】暨南大学JACS:MOF材料在潮湿条件下高效分离乙烷/乙烯-转自X一MOL资讯
工业上纯化乙烯最常用的方法是低温蒸馏,这种方法虽然效果好但能耗巨大,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分离方法来降低生产成本。金属有机框架(MOF)具有开放金属位点,可以通过形成π络合物选择性吸附乙烯,从而达到乙烷乙烯分离。但此类材料需要脱附才能得到乙烯,而且开放金属位点容易被水进攻而中毒,其吸附能力和选择性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优先吸附乙烷的MOF材料从设计上来说非常困难,获得在湿度条件下选择性吸附乙烷,直接得到高纯乙烯的材料更具有巨大的挑战。 暨南大学李丹、陆伟刚研究团队研究人员合成得到一个微孔的含笼状结构的MOF材料(JNU-2),连接笼状腔体的通道孔径为3.7 Å。在通道上的氧原子精确排列,可以与乙烷分子形成多重氢键,从而增强了JNU-2对乙烷的选择性吸附(图1)。图1.JNU-2的乙烷乙烯分离示意图 由Cu(NO3)2和Zn(NO3)2以及两种简单有机物4-甲酸吡唑、腺嘌呤通过溶剂热法得到的MOF材料(JNU-2),具有罕见的xae拓扑结构。该框架是由三个不同大小的笼状腔体组成,其中小笼(cage A,4.2 Å)和大笼(cage C,9.2 Å)是以两个SBU作为顶点以及